歷史沒有終點

2021年2月,媒體競相報導一名美國歷史老師的擔憂:課堂上的中學生,竟然連希特勒(Adolf Hitler)是誰都不知道!而問到「珍珠港事件」時,學生居然以為那是座「橋」……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勝利日來臨,76年前——1945年的5月8日,納粹德國正式簽訂投降書,宣佈無條件投降;對於沒有經歷過那段歷史的我們來說,撫今追昔正是回顧反思的契機,因為歷史本是沒有終局的戲,而每個結局都是新情節的開始。

 


 

誰是希特勒?

被譽為「20世紀摩西」的默片大師卓別林(Charlie Chaplin),曾在自傳中寫到:「對我來說,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嘲笑騙子,而且很難找到比希特勒(Adolf Hitler)更大的騙子。」於是,他把第一部有聲喜劇電影定名為《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將一個把玩充氣地球儀於股掌之間,做著全世界唯有德意志的小丑展現給觀眾。

但是,真實的歷史不是喜劇。

這個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狂人,令歐、亞、非、澳四洲的數十個國家捲入戰火,7,000萬男男女女走上前線,6,600萬人喪生;他的雅利安至上政策,令600餘萬猶太人遭到種族滅絕式屠殺,42,000個集中營、隔離區及關押所遍佈德佔區。

如此惡魔,何以得逞?這正是我們要汲取的教訓。希特勒從加入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即納粹黨(Nazi Party)起家。當時德國在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割地賠款,經濟崩潰,600多萬人失業。希特勒以「每戶餐桌上都有牛奶麵包」為招徠,在國會大選中節節勝利,納粹黨成為執政黨。

希特勒被任命為總理後,以擴充軍備與修建高速公路為支柱,令失業人口銳減到200萬;四年後,甚至出現勞動力缺乏現象,國民經濟總值近乎翻倍。同時,兵不血刃地收回大部失喪領土,且沒有交付一分錢戰爭賠款。在御用紀錄片《意志的勝利》中,希特勒的飛機穿越雲海從天而降,人群彷彿迎接拯救德國的救世主一般興奮歡呼。

這情景與《出埃及記》三十二章裡的以色列人有得一比:百姓們忘記了釋放他們、帶領他們出埃及地的唯一真神,而想要肉眼可見的神,並鑄了一隻金牛犢,圍著它又唱又跳地敬拜……人啊,一旦被可見的事物蒙蔽雙眼,就看不見不可見的危險有多致命!

記住,方能不重演!

「民眾不思考,就是政府的福氣。」這是希特勒的馭民術之一,因此他致力於剝奪人的思考力與判斷力。他更深知:「能夠團結人們的有兩件東西: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犯罪。」所以他把禍心包裹為「國家社會主義」,宣稱國家就代表民族,所以需要集權;所有公民,必須有國家至上意識;所有想法和元首不一樣的人,就是國家敵人。

很快,一黨獨裁的納粹強行通過《國會縱火案法令》,廢除多項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及自由:「第114、115、117、118、123、124和153條,在另行通知前停止適用。故對人身自由權、言論自由權,包括出版自由、集會自由、郵政、電報和電話隱私權的限制得以允許。若未另外聲明,根據傳票搜查住宅、沒收財產及對財產加以限制亦不受法律約束。」

然後,就是對猶太人的公然迫害,但,連無數雅利安人家庭也因此破碎,罪行之中沒有人可以例外不受傷害。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德國、奧地利及捷克斯洛伐克德佔區,同時發起大規模反猶太集體襲擊事件,近百名猶太人遇難、數千人受傷、三萬猶太男子被捕;267個猶太教堂被縱火燒毀、7,000間猶太商店、29間百貨公司被洗劫;猶太學校、房屋和醫院遭到褻瀆;僅砸毀的玻璃就價值600萬馬克!這是納粹有組織種族滅絕的序幕,史稱「水晶之夜」。

最後,在歐洲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戰。他早就叫囂:政治的最終目的是戰爭!其災難性後果,舉世皆知。

清醒,需要智慧與勇氣。

希特勒的確有理由誇耀:「偉大的騙子同時也是偉大的魔術師。」但天下萬務都有定時。殺戮有時,覆滅亦有時。1945年4月30日15時30分,希特勒用7.62毫米手槍對著太陽穴自戕身亡。

保持清醒是難得的智慧與勇氣,被納粹打成國家敵人的奧西茨基(Carl von Ossietzky)是最著名的一位,1933年被囚禁於集中營;1936年獲得1935年度諾貝爾和平獎,成為史上第一位「犯人」獲獎者。他曾力圖喚醒國民對法西斯的警惕:一個民族到底要在精神上淪落到何種程度,才能在這個無賴身上,看出一個領袖的模子、看到令人追隨的人格魅力?

但在當時,更多的德國人卻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任由操縱。戰後「去納粹化」中統計,650萬人曾是納粹黨員,其中近50萬為教師;65%以上的公務員、80%以上的法官和律師,曾加入納粹黨。助紂為虐或可苟全性命,卻令良知淪喪。

 


 

歷史,是會重演的!

若自己的良心仍在沉睡,是無法要求這個世界有良心的。

 

有人說,比起大自然,歷史對人類的感情更嚴酷殘暴——大自然僅僅要求人滿足於天賦本能,而歷史卻迫使人擁有理智,因為:歷史,是會重演的。

第三浪潮

2008年的德國劇情片《浪潮(Die Welle)》,是第一部將社會實驗搬上銀幕的電影,故事情節基於1967年在美國加州一所高中發生的真實事件:

新學期開始,學校舉辦以「國家體制」為主題的活動週;歷史老師為讓學生親身體會納粹極權運動的恐怖,大膽設計了一個微型實驗——「第三浪潮」:班內實行極權,模仿納粹行為方式。出乎意料的是,原本只為修學分而出勤的學生越來越狂熱地投身其中,甚至從中找到了歸屬感!他們制定了統一的標誌、服裝及手勢,自發佔據學校運動場地、禁止非「浪潮」成員進入……

僅僅六天,「浪潮」就像野火般蔓延,一個微型「納粹國」儼然成形!為什麼普通人心裡潛存著點火即燃的極權主義火山?看一看今日形形色色的仇亞暴力,想一想昨日三K黨對非裔的虐殺,問一問自己的內心:我們離納粹有多遠?

平庸之惡

20世紀思想家阿倫特(Hannah Arendt),在解析納粹戰犯艾希曼(Adolf Eichmnn)運輸和屠殺猶太人的罪行時,相對於極權主義統治者的「極端之惡」,提出了「平庸之惡(The Banality of Evil)」概念——不思考、不負責地服從,哪怕已知體制隱含不道德甚至反道德行為,亦可毫不質疑地施行;即或良心不安,亦可藉體制推卸個人道德過犯。一如艾希曼,反復強調自己是「齒輪系統中的一環,只是起傳動作用。作為公民,所做的都是當時國家法律所允許的;作為軍人,只是在服從和執行上級命令。」

所以冠以「平庸」,不僅是服從者角色,亦因任何人都可能墮入其中。2020年的德國,發號施令的希特勒與納粹黨早已不復存在,但反猶罪案並未消失,仍有至少2,275起此類事件發生。再看看美國當下這波仇亞逆流,只要稍稍瀏覽一下報刊即可發現,各種各樣的施害者都有一個共同點——普通平民,甚或社會邊緣人!

若自己的良心仍在沉睡,又如何要求這個世界有良心?仇恨、煽動、排外和對民主的蔑視,這些邪惡正以新形式呈現。正如《大獨裁者》中的理髮師所言:「生活可以是自由且美麗的,但我們迷路了。貪婪毒害了人的靈魂,並用憎恨阻隔了世界,一步步讓我們走向血腥……聖路加說『上帝的國就在你們心裡」,不在一個人,也不在一群人,而是在所有人中!」

自己去看

古中國智者提醒後人: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管子‧形勢》)。可惜,我們已經開始忘記昨天的悲劇。2012年有報導,在第三帝國覆亡之地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對7,500名15歲左右學生進行調查,發現一半人不知道希特勒是獨裁者,甚而有人相信希特勒尊重人權。

在深被戰火蹂躪的英國,2009年也對2,000名9到11歲的小學生抽樣調查,結果每20人中至少有一人不知希特勒是誰,以為那是足球教練的名字;也有學生將死亡集中營奧斯威辛當成旅遊勝地……

1985年上映的白羅斯電影《自己去看》,以《啟示錄》中四活物之言Come And See為題。片尾,被摧殘得蒼老如翁的少年主角,對著水窪中的希特勒像射擊;從希特勒的崛起,每開一槍時光就倒流一段,最後停留在懷抱中的嬰兒……

歷史,永遠不可能退回到原點,卻是會重演,所以我們要警醒!

 


 

五月裡 最後一個星期一

「國殤日(Memorial Day)」又名「陣亡將士紀念日」,起源於美國從血腥的南北戰爭中艱難復原的年代。

紐約藥店老闆的建議

1866年,紐約州Waterloo的藥店老闆韋爾斯(Henry Welles)建議,城裡所有商店停業一天,為被埋葬的陣亡士兵默哀。於是,市民在5月5日這天,紛紛將花束、花圈和十字架放在公墓裡北方士兵的墓前。

也是在5月,洛根將軍(Jonathan Logan)也帶領退伍軍人來到墓地,用旗幟裝飾曾共同作戰的士兵的墓地。他說:我們要在士兵的墓上撒上鮮花,或用其他方式裝飾他們的墓地。他們在保衛自己的國家和最近的革命中犧牲……

1868年,兩種紀念儀式合而為一,定名為Memorial Day。1971年,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簽署「國家假日法案(National Holiday Act of 1971)」;從此,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便成為紀念陣亡將士的聯邦假日。

一分鐘國家追憶時刻

2000年12月,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簽署《國家紀念法案(Public Law 106-579)》:國殤日當天下午3時,為「國家追憶時刻(National Moment of Remembrance)」;呼籲美國人民無論身在何處,都放下手中的事情,靜立默哀1分鐘,以緬懷為自由與和平而獻身的男人和女人們。

當日上午,美國全境降半旗。總統或副總統赴阿靈頓國家公墓,敬獻花圈並發表演說。軍隊向空中鳴槍,為國捐軀的將士致敬。民間則有具地方傳統色彩的遊行活動。當進入追憶時刻,所有比賽暫停,行駛中的美鐵火車鳴笛。

2018年5月29日,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重申:「我們聚集在阿靈頓國家公墓的神聖土地上,紀念美國最偉大英雄——為我們的自由而犧牲生命的人……每一個刻在石頭上的名字,都教給我們忠誠、忠實、自豪、勇敢、正直和真摯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