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內心世界:天才?瘋子?

最近筆者參觀了「梵高沉浸式體驗」(Immersive Van Gogh experience),這是一個採用多元媒體去重新演繹十九世紀荷蘭畫家梵高作品的展覽,由於它並不是展示真蹟,故此可以在全球多個城市同步舉行。所謂沉浸式體驗,就是將梵高的作品放大和投射到展覽廳的所有牆壁,觀眾被三百六十度的影像包圍著,彷彿置身於梵高創造的藝術世界。

梵谷患上嚴重的精神病,最後死於自殺。當筆者通過展覽而「進入」梵高的內心世界時,我所感受到的並不是抑鬱和凌亂,相反,那些充滿活力的筆觸和飽和的色彩令我振奮。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與其我在這裏描述非筆墨所能形容的感覺,倒不如讀者自己去親歷其境。以下我會將這篇文章的焦點,放在討論梵高的精神狀態和其藝術創作的關係。

藝術家的刻板形象都是很情緒化,甚至有點神經質。梵高的例子經常被引用來支持這種說法,有些人甚至利用他來合理化自己的不修篇幅、自我中心。梵高在27歲時才開始繪畫,他沒有受過任何正規訓練,但是,在短短十年間,他創作了約二千一百件藝術品,其中包括約八百六十幅油畫。

筆者從事心理學和統計學研究,我可以簡單地告訴你這種說法的漏洞:很多藝術家都是天才橫溢、著作等身,但心裡十分正常;而大多數多愁善感、性格怪癖的人卻是一事無成。關於情緒和創造力相互關係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懷著積極情緒時是最具創造力的,反之,抑鬱症或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病會降低創造力。

1889年,梵高被他的弟弟提奧送到聖雷米(Saint-Remy)的一家精神病院,這所小型精神病院只有四十一名病人,因此梵高獲得了悉心照顧。精神病院的負責人認為,當患者置身於大自然時,他們的康復進度會更好,因此這精神病院設立了廣袤的花園。醫生還相信藝術的治愈力,梵高得到自己的專門工作坊,他在精神病院逗留期間創作了一百五十幅畫作,總體而言,他的創作大多是充滿樂觀調子的風景畫。

最近的研究顯示,梵高可能是聖雷米醫院裏面最清醒的病人,在他住院期間,他有四分之三的時間都可以作畫。當一位訪客來探望梵高時,他說梵高看來身心健康。在精神病院裡面,他減少了喝酒,而且作息很有規律。離開精神病院後,梵高前往巴黎看望提奧,提奧的妻子說梵高看起來很健康。似乎梵高並不是因為精神病而爆發出驚人的創作力,其藝術細胞是因精神病受到控制而得以孕育成長。

另一個關於梵高的都市神話,就是他終其一生都只是寂寂無名,在身故之後才聲名大噪,這個傳說受到大力渲染,原因之一是:很多不受人賞識、甚至是窮途潦倒的人,都可以由此而得到安慰。無獨有偶,在中國文化裏面亦有同樣的說法,宋代文人歐陽修在《梅聖俞詩集序》寫道:「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後來這兩句話被簡化「詩窮而後工」。一直以來,人們認為認為藝術創作者越是窮困不得志,便越能夠刺激起其創作力。

事實上,梵谷在人生的後期已經受到藝術界青睬。1885年8月,他的作品首次在海牙經銷商的櫥窗中公開展出。之後,他的聲譽在同行藝術家、藝術評論家、經銷商、收藏家中穩步上升。梵高的作品曾經與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保羅‧西涅克(Paul Signac)、圖盧茲‧勞特累克(Toulouse Lautrect)、保羅‧塞尚(Paul Cezanne)、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的作品一起展出。他的一幅畫作《紅色葡萄園》以四百法郎售出,在當時來說這是一個可觀的價格。1889年,一位主要的藝術評論家發表了一篇關於梵高的文章,該評論家形容梵高的畫作為「火熱、強而有力、充滿陽光」。在梵高去世前兩個月,他的十件作品在布魯塞爾的一個大型展覽中展出,法國總統出席了該展覽,並且高度讚揚梵高。梵高去世後不久,在布魯塞爾、巴黎、海牙、安特衛普都舉行了紀念他的展覽。他的作品備受矚目,若果他不是自尋短見,他可以在有生之年名利雙收。

直至今天仍然有人問我:「是否精神受到困擾、窮途末路,才會引發出旺盛的創作力?」我會回答:「請你看一看我!你覺得我的心理有問題嗎?你認為我的生活很淒慘嗎?」

 

◎余創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