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特別的禮物

梁柱軒 (Leon)、羅卓敏 (Germaine) 夫婦育有三名子女,二女有望是一個很特別的孩子,她的腦袋比正常人細小很多,以致影響她各方面的發展,一般人能輕易做到的動作,如坐下、走路、對環境事物的認知、用語言來表達感受等,她都難以做到。懷孕21周時,他們已知道有望的情況,但憑著對天父的信心,決定迎接這個挑戰,欣然接受上帝賜下這份特別的禮物。

醫生建議中止懷孕

在香港時,梁柱軒是一名保險從業員,羅卓敏則從事有關銷售及市場推廣的行業。當大兒子有信尚未足一歲時,卓敏宣佈再度懷孕,全家歡天喜地的等待迎接新生命的來臨。

沒想到在懷孕21周時,從檢測結構的過程中,發現胎兒的腦袋比正常人細小很多,醫生建議中止懷孕。梁氏夫婦得知消息後,整天的心情十分沉重,並即時從經濟及日後照顧等方面,考慮是否需要中止懷孕;然而,經過長時間的商議和禱告,最終得到天父的提醒:「教會會訓提及不可離婚及墮胎。」生命是神賜予的,人根本沒有權決定任何生命的去留。為此,夫婦倆決意順服《聖經》的教導,保留胎兒的性命。終於女兒順利出世,取名「有望」。

照顧特殊兒甚吃力

有望出世後,他們面對無數的挑戰,而最大的問題,就是雙方的父母都不能接受這個「特別」的孫女,令他們有被至親厭棄的感覺,情感上很是難受。至於在實際照顧方面,亦遇到很大困難,由於有望的筋骨繃緊,手腳很難移動,以致簡單動作如日常穿衣和轉身等都有困難。到了一歲,有望仍不能坐好,亦不能給予太大反應來表達情感。

要照顧一個不能行走、不會坐下和不懂表達的孩子,實在心力交瘁。梁氏夫婦只能帶有望到不同的中心,作一系列的訓練;他們因未有經濟條件購買私家車,所以每次帶女兒去做大肌肉訓練時,都要推著嬰兒車上落巴士和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不時遭到司機冷漠的眼光和惡劣的態度對待……這些經歷令他們倍感沮喪。

也許因為有望需要特別的照顧,卓敏漸漸發覺長子有信被忽略了,而有望亦在一歲時,接受腦部手術後情況變差。在面對種種壓力之下,這位含辛茹苦的媽媽就在女兒兩歲時,亦患上了抑鬱症。那時她問神:「我的一生是否只是為了照顧有望?我的生命還有甚麼意義?」

禱告後決定回加國

施慈愛、憐憫人的神知道卓敏的無助,所以派遣了很多小天使幫助這個家庭,當中包括信徒在禱告上的支持和守望,家庭團契的弟兄姊妹聆聽他們的心聲和需要;牧者亦把有健康問題的家庭組織起來,一同祈禱,並為他們抹油祝福。另外,亦有弟兄姊妹幫忙驅車接送孩子往返不同的機構接受訓練。凡此種種,都令梁柱軒夫婦感受到很實在的關懷和支持。回顧過去,他們覺得:「有望是一份特別的禮物,她鼓勵了其他有類似情況的家庭,亦令我們一家與其他弟兄姊妹的情誼更深更廣。」

靠著主的恩典和弟兄姊妹的關愛,梁柱軒一家的情況漸趨穩定;但就在這時候,因著社會運動和新冠疫情,各行各業均受影響,銷售業更是重災區,他們的收入因而大減,令他們開始考慮去留的問題;同時在防疫政策下,他們不能時常跟在校寄宿的有望見面,以致彼此關係日漸疏離,卓敏不想情況繼續惡化,經商量禱告後,決定回流加拿大,好讓一家人可以有更緊密的連繫。

適應過程重重挑戰

雖然加拿大給予特殊學童及殘疾人士的資源相對豐富,但梁氏一家的適應過程亦非一帆風順。首先是住屋問題,他們只能考慮靠近特殊學校的區內房子;另外,由於有望需以輪椅代步,所以主樓層必須有一個房間及有沐浴設施的衛生間 (full bath),才可方便照顧。能符合這些條件又合經濟預算的房子很有限,這是到步時便遇上的第一個難題。

另外,他們需用的汽車,亦只局限於經改裝後可方便搬運輪椅的款式,而有望上學時,更要使用符合特殊學校校巴規格的輪椅;至於輪椅由申請到成功批核,歷時長達九個月,這些挑戰都在首年湧現。感恩神有恩典,在其他各項申請的過程中,都有很多天使協助,加上加國的社會福利措施齊備,所以難題終能逐一解決。

一併賜予家更完整

梁柱軒坦言:「現在回流加國,雖然暫時未能重投保險業,但在這裡反而實現了我多年的夢想…… 可以一家人緊密地生活在一起,重拾健康的家庭生活。」雖然有望是一個特殊的孩子,但柱軒反而覺得,天父將正常和特殊的孩子一併賜予他,讓他的家更加完整,從而更體會神的愛和恩典。

羅卓敏在大學主修中醫,在教會亦是三福隊隊長,她的夢想,就是透過診病時向人傳福音。雖然夢想暫時仍無法實現,但現時她還是把握機會認識新朋友,傳揚福音。她深信神日後會給予機會,讓她在不同崗位繼續為神作工。

縱然在照顧有望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多艱難,但梁柱軒並沒有埋怨神,反而說:「為何要問Why me? 而不問Why not me? 有望是家庭的中心點,能帶給全家力量及動力,更能成為身邊人的祝福。」卓敏亦堅信:「總有一天,有望可以親自向大家講見證。」因著神的話語和應許,他們不但得到支持的力量,心中亦充滿盼望;他們深知,只要你尊重神,神必尊重你!

 

◎ 許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