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藝術匯東京:Teamlab

不管是那個國家的現代藝術館,看到的通常是一眾破格的藝術家以不同的媒體及表達方式或意念去創作新穎的藝術品。這些媒體通常是繪圖、雕塑或模型,也有些是以較簡單的數碼媒體。當中有很多佳作,如:蒙德里安透過簡單線條及顏色去表達壓縮抽象的畫面。然而就算是佳作,也不太容易為普羅大眾所理解。這便使22年前創於東京的Teamlab更顯得與眾不同。

2017年Teamlab在東京的豐洲開啟了名為Teamlab星球的旗艦展館。館內展品都忠於一個初衷,就是要讓來賓融入藝術中,在觀賞的同時更成為展品的一部份,並因此影響其他人欣賞時的感觀。幾個月前我看到的展覽分為水與花園兩部份。水世界有六個展區,入場前先要把鞋襪脫下,因為部份展區是要涉水的。

各具特色的六個區

第一區是軟黑洞,是個純觸感的展品。來賓要在暗黑的環境踏上數10個不受力的大軟墊行一段約20米的路,途中能重新認識自己的重量以及感受他人的移動如何影響自己的步履。

第二區是無限水晶世界,除了一條供步行的路徑,整個大堂都是從天花吊到地面的燈線。每條燈線有數10粒水晶燈,亮燈時便像發光的雨線,無數雨線看起來便是一幕幕的水簾。大堂內的四面牆及地面都是鏡子,使來賓像身置一個無限的水晶宇宙般。行人的位置會影響燈的節奏及色調,所以這個宇宙的每一瞬都獨一無異。

第三區是一個小展品,要從下向上走,頂端是一束流水,流下來再配合燈光便猶如行於一條光瀑布般。

第四區叫「由錦鯉與人們一起在水上作畫」,也是水世界的重頭製作。來賓要在一個四面是鏡子而水深及膝的池內行走。灰白色的水面投射出無數條活靈活現的錦鯉魚。來賓走向錦鯉時,它們會幻化成按參觀季節而定的花朵。試想像你是一隻飛鳥,俯瞰一望便是一幅由花、魚、水和人組成的隨機圖畫,使「鳥」眼花瞭亂。第四區後有毛巾供抹腳之用,以便繼續觀賞餘下展區。

第五區是無限擴張的空間,周圍也是鏡子的大堂內,有大大小小的發光球,來賓可隨意推動來製造空間。球與球的碰撞會改變球色及其發出的聲音;彩球與人互動的同時會製造出五光十色的空間;而這些色彩也與日本傳統的絲織品所用的色彩相互呼應。

水世界最後一個展品名叫「浮於落花之中」,是一個配合美學與哲學的電子藝術。展場呈圓拱狀,繁花從四方八面投射到牆幕上,配以一地的鏡子,觀眾像被移動的花海包圍。坐在鏡面上,看到的不盡是綻放的嬌花,更多的是隨風飄浮的花瓣,瞬息間感受花開花落中的一枯一榮,也就是人生變幻中的固有秩序。縱然對眼前景像讚嘆不已,亦不禁呼出輕煙般的嘆息,也許這便是藝術與觀眾真正在情感上的契合吧!

感受過Teamlab水世界的最後一個展品「浮於落花之中」後,隨即收拾起一枯一榮的嘆息,穿回鞋子輔轉到花園世界參觀。花園世界只有兩個展品,分別是青苔園及倒蘭園。它們除了燈光以外,就沒有其他電子畫面投射。

反映時態的不倒翁

青苔是一般花園的大敵,但對日本的庭園來說,青苔是園藝設計的重要部份,所以要帶着日本園藝的神韻來參觀青苔園,才能窺探當中究竟。甫進園看到的不是青色的苔蘚,而是呈青苔狀的水銀不倒翁。園區的天花由線網組成,以便把天色從不倒翁反射出來,夜間則有幻彩從不倒翁射出以營造迷幻氣氛。色調的變動其實是反映青苔按濕度而變色的自然反應,不倒翁則會在風力或人力推動下反射出不同的畫面及色調;更特別的是不倒翁在搖動時會發出如鳥語般的聲音。這個別出心裁的展品希望透過這些不倒青苔與環境的互動,讓觀眾反思生存究竟是自求多福的行為還是與眾生聯繫的結果?

鋪天蓋地的花潮

從青苔園走進一個佈滿鏡子的長廊,便來到展覽的尾聲,也是最需要心思打理的展品。這個名為倒蘭園的展覽很難從名字中猜透其意思。倒即是倒吊,蘭則是蘭花,那倒吊起來的蘭花又可以表達些什麼?在未揭迷底前先說說這個展品的震撼。新加坡有個蘭花園,面積比倒蘭園大百倍,但觀賞前者時的震撼並不比後者大。原因是蘭花園與世界各地的花園一樣,也是把花卉種在泥土中,花兒一般只高至膝頭,我們只能低頭觀賞。但蘭花倒吊時觀眾便能從平衡的高度與花兒對望,像與它對話,了解其媚態。場內吊下的不只是一朵朵蘭花,而是鋪天蓋地的花海;加上天花、地面及四週的鏡子,看起來便是一浪浪的花潮。觀眾可以四處觀花,也可坐在鏡上細看人與花的互動,體會物我相融、與大自然合二為一的日本禪理。這與宋人辛棄疾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異曲同工,將青山改為蘭花便可,只是稼軒(辛棄疾別號)說理用的是筆墨,Teamlab用的是裝置藝術罷了。展品採用蘭花,更顯匠心獨運。原因是蘭花具有與周遭昆蟲互動的「異能」,它能因應播花粉之昆蟲的作息來調節花香,在昆蟲最活躍的時段花香便較濃。而藝術家看上的便是蘭花與外物互動的特性,場內也因應時段噴出不同的花香。

 

◎ 馬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