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決策忌感情用事

數字講事實情感推行動

假設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保持不變,在毫不知情的前設下,你的朋友給了你以下兩個選項,你會選擇那一項:

A. 獲得50,000 元,朋友會得到25,000元。
B. 獲得100,000元,朋友則會得到200,000元。

你是否選擇了A?嗯,你並不孤單。研究發現,大多數人都會作這樣的選擇。他們會為了比別人得到更多,而寧願放棄實際上得到更多金錢的機會。讓我們從這個練習中體會一個現實:當我們說想變得更好的時候,心底裡其實是想變得比別人(而且往往是我們熟悉的人)好。

同樣的心態會體現在我們的投資決策中。如果你最好的朋友告訴你,他的投資組合去年賺了15%,即使你的投資組合賺了可觀的12%,它可能會令你覺得不是味兒,抹去你對自己投資回報的滿意度;最糟糕的是,有些人會放棄他們的策略,去追回認定自以為「錯過了」的投資回報。這絕對是災難性的做法!

數字告訴我們事實,但情感卻驅使我們行動。想想你為甚麼買人壽保險?人們購買人壽保險,並非想在他們離世後,給自己的家人上百萬元的保障,讓他們成為富翁;他們購買人壽保險,是希望在自己離世後,家人的生活得到照顧,經濟上多一份安全感。他們購買的是一份安心,這是一種出於關心的情感,一個負責任的財務決定。

投資者最大敵人是自己

然而,如上面所言,出於競爭心態的情感,可能會令我們作出非理智,帶來損害的決定。

那麼,當如何防止由情緒導致的非理性及潛在的有害行為呢?我想推薦以下建議:

  • 甚麼是你的人生價值?甚麼是重要、和你想要的生活願景?請清楚地為它們下定義。
  • 按照你的價值觀和生命目標制定你的理財計劃,使你的財務資源分配與他們保持一致。
  • 委身於你的計劃,並定期審視目標的進度。
  • 承認你和你的朋友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各有各的生活目標,拿自己和別人比較,不會讓你的生活更美好,只會徒勞無益。
  • 滿足於你所擁有的一切,包括:財富、家庭、事業,並為此感恩。以樂觀的態度來看你能夠做的事,而不是為自己未能做的事情嗟嘆。

本傑明‧格雷厄姆有句名言:「投資者的主要問題,甚至是他最大的敵人,很可能是他自己。」情感是真實生命的一部份,我們的決定絕大多數都是由情感所驅動的。因此,一個清晰的人生價值和理想,以及對身邊所關心的人的照顧計劃,是最有效幫助我們作出理智財務決定的工具。

(文章內容只供參考,請與閣下之理財顧問聯絡,以便針對閣下之個別情況作出建議。)

 

◎ 林大駒(專業保險投資從業員)